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漫步山阴旧广武城

漫步山阴旧广武城


原创:黄冀   悦读山阴  10月23日



旧广武城



“广武”之名源于秦末楚汉名士李左车的封号“广武君”。李左车是战国时期赵国守边良将李牧之孙,秦末因助赵王复国有功,被封为广武君,封地就在山阴广武这一带。赵国灭亡后,李左车为刘邦谋划以声势争取燕、齐之地。汉初李左车封地依旧。广武是最早的“广武君封地”的略称。《资治通鉴·汉纪三》有“汉兵三十二万北击匈奴,逾勾注”,汉高祖刘邦“械系敬(刘敬)广武”的记载。后来西汉于此封地设置广武县是顺理成章之事。之后广武县辖域范围之大小、县治之迁徙都属正常的行政区划变更。至于广武营、广武城、广武驿、广武站之名均与广武县名有关。广武有广聚武将之意,也可理解为“广阔的用武之地”,是一个极具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地名。



“旧广武不旧,新广武不新。”新、旧广武是两个村落,也是两个古军事设施。旧广武城位于古雁门关道西陉北出口,南距白草口约3公里,它是固守西陉关的主要防御据点。该城始建于辽代,明代修葺,是迄今保存最为完好的辽代古城。城郭、箭楼、马面等军事设施,历经千百年岁月沧桑,仍不失当年的雄伟壮观。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电视剧《杨家将》的部分外景镜头,就在此地拍摄。
这座古城四围城垣保存完好,远远望去,城墙呈土黄色,近看却是完整的包砖砌面。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489米,南北长338米。城墙底宽6米,顶宽3.5米,墙高8.3米,女墙高1.7米。东西南墙各有马面4座,北墙有马面5座,17座马面仍紧贴墙体,稳健雄伟。城墙上沿矮墙作垛口,上有望洞和射孔,备有滚木雷石孔。设东、南、西三座城门,未设北门。东、西城门较大,门洞宽4米,入深约13米,城门较小。东、西城门各装置厚约15厘米的两扇木门,现今仍能自如开关使用。当地一位老者说他年轻时曾卸过门板,后来动用了八个大后生才安上去。三座城门均建门楼,可惜城楼均已不存,但东城门额的砖雕依旧精美。

TOP




东门

TOP





南门

TOP




西门

TOP


马面

TOP


女墙

TOP




望洞

TOP



射孔



站在城墙上看,旧广武城内是棋盘式街道。步入城内,穿过幽深的城门洞,就看到了城内居民住宅,一家一户的院落,分布在四大街八小巷的各个部位角落。城内东门到西门的大街和南门直达北城墙真武庙下的大街构成十字街。街巷格局呈典型的古代军事城市的棋盘式格局,横三纵三,方方正正。

TOP


旧广武城内


旧广武城内


东西城门大街路南靠近东城门的几处院子虽破旧,但那些遗存的坚固柱石、精美砖雕见证了此地昔日的繁华。紧靠西城门内路北的门房还保存完好。这些遗迹,为研究明代城池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城内还曾有武备衙门、校场、仓库以及文庙、火神庙、玄天庙、关帝庙等11座庙宇,并有乐楼一座,多家商铺、商号、票号;这些旧时建筑虽已基本毁弃,但老人们仍能给游人指点“昨日星辰”的处所。


TOP










旧院子


照壁本不是罕见的东西,而隔路照壁则不多有,有大功名的人才允许建隔路照壁。此院的主人叫王华清,祖上就是明朝内阁首辅王家屏。王华清和南汉辰关系密切,还曾担任过伪山西省省长苏启仁的秘书。南汉辰曾在西北军阀马鸿逵的队伍里工作,离开马部时,曾托王华清照料其妻子,并伺机送到解放区,王华清照嘱办理。后南汉辰从陕西去北京途径广武,还劝王华清去北京谋职,王华清没有去。土改时,王华清去了包头,一直以纳鞋底谋生。

TOP



隔路照壁



古城内的居民仍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农耕生活,悠闲地坐在树荫下抽旱烟拉家常。昔日硝烟弥漫屯垦戍边的军旅生活早已成为历史,但城墙、垛口、烽火台……这些古代军事设施仍在向人们诉说着冷兵器时代战争的历史。

TOP


    旧广武城小学校园内耸立着两株挺拔茂盛的古柏树。据考证,古柏树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是宋仁宗年间宋辽议和后所植。两株柏树一雄一雌,相距4米,高约17米,雄柏树周长3.14米,雌柏树周长3.2米,实属罕见。雄雌双柏近千年相依并立,栉风沐雨,颇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意境。更令人称奇的是,在雄柏的枝丫处,有结着鲜红果实的枸杞寄身,浑然天成。在这里旅游,有夫妇、情侣同来的,在这两株树下牵手相许,爱情之花定会常开不败,千年不朽。

TOP






雌雄双柏



上西城门北行约50米,城墙上长出的一棵600余年的古榆树也颇为奇特。这棵老榆树,侧身城墙外,与城墙顶平面成45度角,粗壮的树根部分裸露城墙上,城墙外体被树根挤出一个人脑袋形状的包。古榆树的形象看上去酷似一位老人抬起脚跟,前倾身子,伸长脖子向远处张望,仿佛在焦急地眺望自己出征已久而尚未归来的儿子。

TOP







城墙上的古榆树


站在旧广武城西门城墙上向西南瞭望,隐约可见“六郎城”遗址,是北宋杨业之子杨延昭(杨六郎)抗辽保宋的遗迹。现存遗迹仅有西城墙和马面以及制高点烽火台。城中一些地段和城东的子城部分有夯土墙。断壁残垣,破砖碎瓦,遍地草木,满目荒凉,记载着杨六郎用鲜血和生命保卫边关的悲壮历史。杨业孤军被俘、绝食而死后,杨延昭继续镇守三关,长达二十余年。他骁勇善战,号令严明,身先士卒,常为先锋,沿雁门关外修筑许多军事防御设施,屡破辽兵南犯。在一次对辽作战中,他亲率先锋军出雁门直战至朔州城下,被流矢贯臂。公元1014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杨延昭卒于军,“帝嗟悼之”,河朔之人多望柩而泣。千百年来,正史记载、民间传说、戏剧编排、小说演义、影视再现的杨家将故事,受到各阶层的广泛喜爱,抗敌保国的精神在不断发扬光大,清代诗人周人甲写诗咏六郎城曰:“断垣衰草野狐鸣,曾说六郎此驻兵。千载风烟销田垒,三军旗鼓剩荒城。雁门重镇雄西北,杨氏边雄勒弟兄。铁马不嘶烽火静,至今唯有塞云横。”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