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中秋忆中秋

中秋忆中秋

(二)

面粉·羊肉
-------------------------------------------------------------------------
新浪网友 linmu http://living.sina.com.cn 1999年10月7日 13:19 新浪生活

1999年10月7日 linmu网络文摘·知青天地




  像与茄子相处一样,我和羊肉似乎也有那么一种与生俱来的隔阂,只是在某种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不经意中突然一下子打破了这个天然的屏障,于是结束二十来年的互不来往状态。
  家里没有伊斯兰的血统,打小就多与猪鱼鸡鸭们在饭桌上交往。儿时的事记不起因为回避吃羊肉装肚子疼的经历了;到后来凭肉票供应,只有默罕默德的子孙们凭票才能买到牛羊肉,自然没有我们的份儿,在家里接触羊肉的机会更少,但凡在街上或院里的机关食堂,都敬羊肉(汤)飘香的地方而远之,因为那股腥膻气味会使我莫名其妙的头晕和不舒服。有一段时间,上学每天要经过雍和宫(那时还不对外开放),雍和宫对面胡同口的蒙藏旅馆里,经常有厚袍长靴,脸膛黑红,戴鸭舌帽裹方头巾的蒙古族人出来坐公共汽车。那些蒙古老乡一上车,车厢里马上会飘散开浓重的羊膻气味。早晨汽车人多拥挤,避之不及,使从不晕车的我会难受起来,好长时间缓不过劲。后来上车就总是站在最前面,老远看见有蒙古老乡来上车了,更是挤到最前面的车窗边上站着,有的时候就干脆走另外的路线,反正距离都差不多,只是换车多走几步少走几步的事,不耽误按时到校。像第二届全运会期间,蒙藏旅馆里住满了人,就很少坐那条路线上的车。再后来选择到山西插队下乡,而不是与学校一部分同学去内蒙,唯恐无法适应饮食是主要原因。[ 特别声明:此处仅就对食品的个人感觉而言,不涉及其他任何问题。对成吉思汗的剽悍后代,本人历来敬重备至 ]
  困乏的农村生活最终使我与羊肉结缘,把我这个唯羊膻味躲避不及的人变成了逢羊肉汤必喝的瘾君
子。
  队里每年分几斤胡麻籽,轧出油来没多少,所以知青的菜里见不到几滴油星,女同学纵有再好的手
艺也做不出可口的菜。长身体时的知青对肉和油水的渴望极为迫切。除了从家里带来一点补充,最多就是偶尔弄几个罐头解馋。如此,便可以理解中秋聚餐拿正当年少的天蓬元帅开刀的“不理智”行为了,真是“今朝有肉今朝补,哪管天蓬身后名”:-) 。
  老乡的胡麻油自然也不够吃,他们的办法是养绵羊。每年养一只大绵羊,到冬至羊儿最肥时宰羊,
专取羊尾巴坠吊晃动的那一大块(就是《鸡毛信》里海娃藏信,遮在羊屁股上面吊着的那一大块羊尾巴)来熬油,装在罐子里备用,据说一个大羊尾巴能熬出十几二十斤油来。如此加上分得的胡麻轧出的油,差不多够吃一年。人们熟悉电影小说里农村老太太“从鸡屁股里抠钱”,把老母鸡当宝贝疙瘩,谁敢动她的下蛋鸡非跟谁拼命的英武勇气,却不一定知道咱雁北老百姓在绵羊尾巴中挤油水的先见之明吧 :-)。
  雁北老乡的习俗(包括内蒙河北接壤的部分地区,原来都属于察哈尔),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都要
炸油糕待客——吃待客油糕是知青补充油水的一个途径,不过因为并非经常性,起点解馋作用是主要的——炸油糕都用胡麻油,平时做菜就大多使用羊油了。老乡做菜,一般都是烩菜,各种瓜菜作料放在一个锅里煮,熟了之后不分老少一个人盛一碗,盘腿坐在炕上端着吃,主食和盛小米粥的瓦盆则放在炕上的一个木盘子(不像东北河北农村有炕桌)里,谁吃谁拿;烩菜虽然没有煎炸烹炒那么多的名堂,但炝锅是一定要的:把锅烧热,放一坨雪白的羊油,稍许油化开,扔进几粒花椒和少许葱花,作料变色当儿,添一瓢水,刹时蒸腾起白色的水汽布满屋子所有的空间,浓重的羊膻气味随着水汽飘散开来,在冬季关门闭户的房间里久久游荡;水滚后,再放一些农家自制老酱,连各种菜蔬一股脑儿倒进锅里,加适量盐,煮熟即可上桌了。那气味,在初次进到老乡家里看女主人做菜时,叫我憋着气好半天不敢喘,又不好意思说出来扫主人面子,只有借口到厕所跑出来透透气。外面冰冷的空气从来没有那么清洁爽人,给人重新活过一回的全新享受。躲了一阵子才敢再进屋去,主人已经盛好一大碗菜在等着了……以后去的多几次,又不是冷天门窗紧闭的季节,羊膻味儿就不显得特别浓重,算是慢慢习惯了吧,至少用不着憋气和找借口出来透气了。话说回来,这羊油做菜和品尝羊肉及喝羊肉汤,毕竟不可同日而语。到后来我还是不敢恭维那羊油做的菜肴,能躲则躲,躲不了的也尽量少来点儿,因为其腥膻数倍于羊肉和羊肉羊骨煮的汤。以我不见得科学的见解,可能是羊在生长过程中,把腥膻成份都集中到脂肪里面去了;假如畜牧科学家能把管理腥膻的基因加点什么减点什么,改变成跟羊蛋白质部分的基因结构形态一样,那么对改变羊脂肪腥膻成份含量过高的不良形象会大有贡献,到时候愿意请科学家吃一顿全羊席 :-)。
  不是大办红白喜事,大请众多亲友朋友,只是过年过节(如春节、端午、中秋等民间传统节日)家
人团聚的话,有时候老乡的烩菜还是做的比较精细的,可以做两三个菜招待客人。比如羊肉烧萝卜粉条一碗,葫芦丝洋白菜羊杂碎一碗,大花卷小米粥当主食,连汤带菜,热情得非叫你吃光不可。说起这葫芦丝,还是个精细手工活儿。暑天收下的西葫芦,荫凉处放几天,然后用一个小刨刀似的工具,从西葫芦的上端螺旋状地刨下来,形成一根线状的长条,像一根粗面条的样子,如此循环操作,把一个西葫芦全部剥光;刨下来的瓜丝挂在屋檐下晾干,收起来做来年的菜肴。在高级一点的烩菜里这种瓜丝唱主角,嚼起来劲道有力,有吃肉的感觉,比粉条还好吃。这活儿平时是女人们在家做,碰到雨天或不大忙时,男人们也做,个个都是好手,刮下的瓜丝粗细均匀绵长,挂在屋檐下像城里人晾晒的挂面。知青们从来没有成功的范例,主要是自己不种西葫芦,原料没有来源,男生是没有那个“耐心”做这个技术活儿,当然是一幅“不屑”的鬼样子;女生倒是有好学者跟着女社员学,也算是“接近群众,搞好群众关系”吧,不过刨下来的葫芦丝都像蚯蚓般长短不齐,粗细不匀,挂不出去,只有扔在笸箩里晾干,估摸着此类 “等外品”也上不了高级烩菜里——阿门,分别多年不见的女生们,别怪咱这里“兜”你们“老底儿”了 :-)——反正是没看见哪个刨出来能 跟社员们比的 。后来看电视上西餐厨师比赛,用各种小刀刻花,刨丝,想到我们村里老乡,个个都身怀绝技,很为此自豪过一阵子而不已。
  那时候年轻,不讲究什么礼貌不礼貌的,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处得好的老乡喊上就跟着去了,进
门脱鞋上炕,东拉西扯聊上一会儿,饭熟了端了碗就吃,功夫不大,5个花卷两碗菜,临了来碗小米粥,嘴巴一抹说声“谢谢”就走人,“洒脱”得很: )。吃羊肉就是这么学会的。
  第一次吃是副队长家里杀羊,收工时悄悄在耳边告诉“晚上过家来吃羊肉”,于是拿了两把挂面就去了。端碗时还犹豫,怕吃不动不敢下筷子,主人说,“吃吧,怕啥,我这羊是放野地里吃青草长大的,不会膻,不信你吃一块就知道了”,挟起尝尝,果然奇香无比,味道美不胜收,特别是那半肥半瘦的肉片,极为滑爽,没有胖猪肉油腻闷人的感觉,教我这见了肥肉牙根就痒逃之夭夭的挑剔家伙专捡那肥瘦的下口,不大会儿一大海碗居然干光了,恨不能再添上点儿,没吃够!哈,这个飞跃可太大了!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见了羊肉再也没发过怵。
  老乡的面都是自家磨,过几次箩。第三次箩出的面最白最细,捏在手里有接触淀粉的感觉,滑爽不
说,就跟还能捏出叽咕叽咕的声音来似的,手感别提多一流了,城里人多咱见过真么棒的面粉?光是颜色就比当时北京过年每人一斤的富强粉白得多。蒸出馒头花卷儿雪白得亮眼,带着新麦的芳香,吃在嘴里甜咝咝,劲道极了,不用菜空口就可以干掉三四个,这种美味是吃成品粮的北京人绝对享受不到的;二箩的面介乎富强粉与标准粉之间,老乡大都用来平时给病人老人和馋嘴的娃娃们吃;三箩面带了些麸子成份,颜色偏暗,搀在其他粗粮(如玉茭面)里吃,最后剩点粗糙麸皮儿,用来喂猪羊之辈。老乡们待客非常实诚,花卷馒头做出来又白又大,一个足有3~4两。回想起来,有时真觉得不好意思,女生吃请的情形不了解(如果以后能见面应该问问),反正我们去一次能吃5个以上,分量至少在一斤半~两斤哟!加上两海碗肉、菜,捎带喝碗小米粥,需要多大的肚量来盛载这么多的食品!搁现在真是不可想象,不可思议,可当时就是这么吃下去的,一顿饭就吃了那么多。学生的“斯文”,城里人的“矜持”,在我们这些知青的吃相面前荡然无存,……确实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做脸红掩面状)
  乡亲们却总是那么憨厚,实在,没有讥笑,没有挖苦。逢年过节,杀猪宰羊家里做点好吃的,必请
无疑,也没要求回报他们什么,嘴里一次一次地重复着,“你们这些北京娃娃,来我们这里受苦了”。世上传说经久的“老西儿抠门儿小气”的流言,未知起自哪朝哪代,实有不分皂白青红之嫌。倘若当今当世有社会贤达愤而不平,起来为老西儿们打官司平反昭雪,我愿意倾全力写证明材料乃至到法庭作证,联合老插们一起,就像现在国人跟日本人打官司,对簿公堂,讨回公道,要求赔偿那样,不遗余力,为咱厚道纯朴山西老百姓争得清白公平,以昭示后人后世(做义正言辞状)——当然,阎老西儿及平遥孔老西儿等在此列之外;人们不要像那种未明就里,便装腔作势,咋咋呼呼,在山西游荡三五天,连自家门口的朱皇帝徽商都搞毋清爽的轻薄文人,来显示莫名其妙的所谓“抱愧”,其实首先该抱愧的,倒是其自家的浅薄与无知,而今文风浮躁,不时乌烟瘴气,此辈有不可推卸之责任。倘说山西,此等唯名利是瞻之徒还缺少吃几年窝头酸菜的发言资格——就此打住。
  其实老乡家的白面也就是分的一二十斤,远不够吃。盛夏打下的麦子,习惯上分到家户的时候要“
尝”一次“ 鲜儿”,于是除了知青自己 “尝”一顿“鲜”,还可在老乡家里蹭一顿“尝鲜儿”。中秋肯定还能吃一顿新麦,1+1=2,又可duble一次 :-),余下的,就必须留给过春节再吃了。知青们大多数不在村里过春节,如果女生管得仔细点儿,来年的端午就还会有一顿白面馒头或包子吃。这样,待到来年过端午青黄不接时,老乡哪家有点麦子那必定是个大富翁,村里不说一个没有,也是凤毛麟爪。谁家要办个红白喜事,首先准备的就是花钱买麦子拿去加工。
  好在乡风习俗中,待客请吃的主角是油糕而非白面馒头。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微信记录

吴犇@longsh  文章拜读了,很真实而又感人的回忆。
longsh@吴犇 谢谢阅读和鼓励。微信虽然快捷便利,却有其难以克服的弱项——一过性忒强,越是活跃的群此弱项愈发明显强烈。所以我竭力推崇论坛,精华长存。可惜的是门庭冷落……微信譬如快餐,应者云集,精华却被垃圾掩埋了。


吴犇@longsh  理解,微信和论坛各有特点,比较理想的是都上。但实际情况是上微信的人比论坛多多了,怎样使微信能扬长避短,是共同面临的问题。


longsh@吴犇 手机移动终端的使用普及使得很多视PC为高档物的中老年人实现了“弯道超车“,一跃而为网络群众网络迷,而PC终端由于依赖电脑键盘鼠标麻烦事远大于手机的便捷渐受冷落,情理之中事。做为过来人,但愿在PC论坛上曾经活跃过参与过的网友们怀旧之心不改,使我们能更有效地使用网络的便利丰富我们的生活[笑]

吴犇@longsh  分析透彻,说得好!    同但愿。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