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8月21日上午,骑电动车从应山路向西而出发了。
应山公路是朔、同地区东西交通主干道,车流量大。更加上大货车司机,经过昼夜开车奔波,次日疲劳驾驶,车祸事故频频发生。我轻骑上路,行驶在不到1.5米宽的人行道上,一半还堆有沙土,生怕电动车子被沙粒挫倒,路下又是数米深的退水渠,我有恐高症,不敢靠近边儿走,一不留神就有坠下去的可能。左面“半挂”大货车呼啸而过,小轿车闪电飞驰,其实只能走的人行道不到半米多,我象走钢丝似地小心翼翼地艰难行进。尤其是庞然大物“半挂”“二拖三”大货车疯狂在身边掠过时,风吹着我来回晃荡,若要连续几辆驶过,脑子一片空白,我就要失控了。于是,赶紧停下来缓缓气,定定神,然后再鼓起勇气继续怠行。县城到北湛村不到十公里的路程,竟然骑电动车走了一个半小时。
北湛村就在应山公路南边儿上,终于看到了村子了,我才松了一口气。
走进村,先到当街“闲话中心”人多的地方去打听顺子的住处。一圈老年人们正在闲聊,顺子的母亲也在其中一边坐着,便把我带回家。
一进门,第一眼见到顺子我就完全明白了。他前额高挺,五官端正,一双蚕眉,两只凤眼,炯炯有神。原来他只是“瘫”了身子,并没有“瘫”脑袋。再加上他,身残志不残,用功学习,能写出那样的好作品,也就不为奇了。
顺子蜷缩在炕上的一个角落里,翻看着一本厚厚的书籍。他见我进来,合上书,怯怯地望着陌生的来人,不知该怎么称呼?
我自我介绍后,他很惊喜,吃力地往前挪了挪身子,热情的招呼我“快~请~坐!快~请~坐”!
他母亲给我沏了一杯苦荞茶水递上来,就给我介绍起顺子的身世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