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漫话填仓节

漫话填仓节


作者 闫正通  

2021.3.4  阅读 316






锣鼓喧天的元宵节已骤然逝去,五谷丰登的填仓节便悄然来临。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精彩评论(6)



期待你的美评...



只把春来报

以前听说过这个节日仪式,但没见过,闫老师笔绘传承文化历史,功业长久
03-08


雁一愚

民俗文化,发扬光大;欣赏美文,值得一阅……
03-04



中华传统节日应代代相传香挴的这篇杰作文笔流踢逻辑思维定问慎密叙述完整亦突出亮点中的核心填补了空白实属少有之文也是对山阴文坛一大奉献找表示敬佩点赞並闷吕女士学习。朽才中斗胆妄评。
03-04



如玉

民间风俗必须传承,谢谢闫大哥哥!想起小时猪肉泡黄糕往死香了。

03-04



伊营业

写的真实生动,让读者回味无穷…… 点赞!
03-04



王茂盛

很好




吕香梅
邀请你来美篇看他更多美文

关注

更多作品
陈武格律诗词集萃(第二十八集)
阅读373

二月二龙抬头 作者闫正通
阅读1213




TOP

我的家父克辅公解放前因在岱岳古镇中商街之北段十二号后院开磨坊,以磨面养家糊口,故每年都要隆重地祭祀“仓神”和“磨神"。家父在1946年前,由于日伪政权统治、欺压、剝削,致使在中商街北段十二号临街铺开的糕点杂货铺倒闭。直至1946年6月24日解放大军入驻岱岳,家父才凭外祖父的三块银元开张了个磨坊。到1949年家父在山阴县工会杨主席的支持下成立了五家磨坊组成的粮食加工组,为南下的解放大军加工军粮。(家父任组长,我岳父卢宏远任会计)从那时起我家对填仓日便非常重视,对“仓神"和“磨神"从正月二十日一直祭祀到正月二十五日。我小时候记的,正月二十这天大早,父亲就乘着晨曦早早起来,先把水缸的水打满。再就是到后院的磨坊院用炭灰和草木灰在院中央撒一个圆圆的粮仓囤,周边撒一些头天夜里准备好的彩色纸和瓦金纸的纸屑,再往仓囤里添些五谷杂粮。母亲这时也早早起来,用大铁锅焖一锅五谷杂粮的半生不熟的散米饭,用笊篱捞在红瓦盆内,摆在堂屋的八仙桌上,盆内插两根綠色的葱芽,表示生根发芽。并用高梁杆编一个茭棒棒的小马儿,贴上红纸,放在散米饭上,以示祝愿马儿能天天驮粮回家,年年有粮可磨。早晨是要吃一些这散米饭,中午要吃黄米面素糕。并要蒸几个黄米面捏的糕灯座,在这糕灯座周边粘上红、绿、黄三色的彩纸,供晚上点糕灯用。一直到晚上把用黄糕捏的糕灯摆在磨坊的窗台上,糕灯内放上灯盞,內添胡油,用棉花搓成油灯灯捻,把它们全部点燃。并在磨坊墙上的磨神龛内点上一对蜡烛,燃上三炷香。全家人都要到磨神和仓神前行叩拜之礼后,家父便在院内响三个大麻炮和一串鞭炮。这时小院灯盏点点,香火缭绕,十分神奇壮观。晚上母亲要为我们包白面饺子吃,这是我们家正月里的第二顿白面饺子。吃着可口的白面肉饺子,观着后院祭神的盏盏糕灯,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我不禁疑虑重重,边吃饺子边问家父:“大,您说真有仓神和磨神吗?″家父正色地回答:“小娃们可不要乱说,宁可信他有,不可信他无。”这一祭祀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二十五这天。这天中午各家都要吃烙饼或蒸饼,以示填盖粮仓。

多少年过去了,人们对天仓节已淡忘了,可是吃糕吃饼的习俗还一直流传着。只不过是当年的素糕变成了如今的油炸糕,可是当年欢庆激动的心情怎么也找不回来。究其原因,我想可能是现在的人们在党和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那面饼、油糕的诱惑再也无法激起他们过节的喜悦。










  笔行至此,作拙诗《天仓日有感》作结:

天仓之日话天仓,

天仓佳话永不忘。

朔州山阴瑞雪降,

金牛碧野备耕忙。

五谷丰登庆有余,

全体脱贫奔小康。

丰衣足食光景美,

永记党恩百世芳。



更新于 14小时前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TOP

    今年是辛丑年,正月十七朔州大地喜遇瑞雪,雪中带雨,雨中有雪,雪量适中,大大缓解了墒情,为牛奔碧野备农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想见今年家乡又是一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TOP

    家乡岱岳古镇的乡民历来是遇神必拜、有节必过。他们过填仓节代代相传,现遗留下的过节食俗,小填仓中午必吃糕,过去吃素糕,现在是吃油炸糕,其寓意是期盼新的一年五谷丰登、粮仓升高。老天仓中午必吃面饼,有的是烙饼,有的是蒸饼。饼的种类可多了,有葱花饼,有糖馅饼,有豆沙馅饼,有油饼,也有肉馅饼,以此来填盖仓口,添仓盖窖。

    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载道:“正月二十五,人家市羊彘肉,客至苦留,毕竟而去,名曰填仓。”“填仓”意即填满谷仓。相传北方曾连续大旱三年,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可是,皇帝不顾人民死活,照样强征皇粮,以致连年饥荒,饿殍遍野,尤其在年关,穷人走投无路。这样,给皇帝看粮的仓官在正月二十毅然打开皇仓,救济灾民,并在正月二十五放火烧仓自焚。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仓官,每年于正月二十这天清晨,就用草木灰撒成圆圆的囤形的粮仓,有的还镶上花边、吉庆字祥,并在囤中撒以五谷,象征五谷丰登。来表达人们填满仓谷来救仓官的深情厚意。这些习俗近年来已经消失,但填仓佳话却一直流传下来。它提醒人们从这天起要清理仓囤,晾晒种子,整理农具,准备农耕了。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TOP

    有人说填仓节是祭星之日,有人说是为祭土地或磨神。所谓填仓,顾名思义即填满粮仓。相传西汉时,任职粮仓官的淳于衍为人正直,常忧民疾苦,为百姓生存而谋利,开仓赈济,却遭奸人陷害。农历正月二十入獄,正月二十五被判死刑。后人为表达对他的感激和怀念,把他尊为“仓神",把正月二十和正月二十五定为填仓节(二十为小填仓,二十五为老填仓)一直流传至今。添仓的原本之意是人们为了救仓神将仓神开仓赈济百姓的五谷再添入粮仓以补足原粮仓。后来人们便引申为在新的一年里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粮仓增高。这都是民间老百姓善良谆朴的良知所为,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追求。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TOP

填仓节是中国北方民间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因“填”与“添"“天"谐音,故亦称“添仓节”“天仓节",又称“填仓日”、“添仓日”、“天仓日”。在民间有老天仓和小天仓之分,农历正月二十为小天仓,正月二十五为老天仓,都是北方民间的传统节日。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TOP

  说起填仓节,对于当代的年轻人来讲恐怕是犹如天方夜谭一样的陌生,即使对于年长的老者来说也都淡忘了不少。因这节日有些年头不过了,现正在默默地消失中。为全面恢复传统文化,现漫话填仓节,以弘扬我中华博大精深之传统民俗文化。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