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我小时候是怎样上坟的?

我小时候是怎样上坟的?


【原创散文】 马穗生/文


2021.4.1




     这不是清明节马上到了,说说我小时候怎样上坟的吧!
     咱们山阴人,一年大概要上5次坟一一清明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一(寒衣节也叫鬼节)、大年三十下午(请亡)、正月十六下午(送亡)。这五个日子以清明节、上元节、鬼节为主要祭祀节日。其实,这个传统习俗一直沿续到现在了。
     不过,那时候人们上坟花钱没有现在多,但是态度比现在虔诚!
     就说清明节吧,节日前几天,就得先准备祭品和“钱垛“(就是纸钱)。
    祭品是我母亲准备的:用干豆角、干黄花、露粉做好供品放在四个碟子里,上面再披上炒鸡蛋切成的菱形小块。然后把四个瓷碟放在一个大长方形木盘子里,中间放四个白面馍馍(家乡人讲究“人三鬼四“),大人们用两根绳子挎在两个肩膀上,步行走到坟头前,就开始供奉亡灵了。 这些祭品是自产自做的,不用花钱的!
     花钱的是买印“ 钱垛“的纸和“洋火”。
     我上小学时就学会做这活了。先去二里地的邻村新岱岳小门市花三分钱买一张做“钱垛”的纸,那纸与我们念书做作业本的“白连四”纸比,大小一样,价格便宜2分,因为它是草黄色的,纸质不好,所以大家都买它,因为能省2分钱呀!
    省下2分钱干嘛呀?买一盒“洋火",就是火柴。清明节风大,怕点不着”钱垛"!有时候,上坟燒纸把两根火柴并在一起还会被风吹灭,一盒火柴划完了,纸钱还没点着呢!
     纸买回来就开始用小刀把一张大纸裁成32开大的小纸。
    印“钱垛”比较麻烦。主要是你得有“钱垛模子”。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木板印刷”。
    那时人们家里动木工活时,都会怏求师傅雕刻一块“钱垛模子”。这模印,我依稀记得:上面正中刻。有“冥国银行”四个字,下面的图案不知道是啥意思,只记得模子刻的币值有的“壹萬圆”,有的是“拾萬圆”。我家沒有这东西,所以和邻居借用时,就借那种币值“拾萬圆”的模子。心里想:印1张顶10张!
    借来以后,就把锅底的"黑煤子”刮下来作颜料,本来应该买一顶墨,用墨汁印最好,。可是那得花2角多少钱,沒钱呀,只好用锅底黑代替了,印好、凉干。
     一切准备停当了,清明节上午,我随爷爷或父亲一块步行去坟地扫墓了。〈那时候,人们上坟,没有小汽车、没有摩托车、甚至连自行车也没见过!)
       扫墓时,先把祭品摆放好,然后就燒纸,烧纸时必须双膝跪在地上,烧毕,大人小孩三叩首。非常虔诚、非常严肃、非常认真!
    虽然小时候我还不知道这上坟磕头是什么意思,但是在幼小心灵里感觉:学着大人的样子做,准没错!
        现在我把幼年不知道的原因悟出来了:那是因为这里是树的根,人得落叶归根!
     上坟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家风家教的传承。长大了才懂得:这才是上坟的最重要的环节!
      是这样,一盘老坟,一般能埋五辈故人。从上到下,一辈一辈排下来。人们祭祀,大都先敬父母。然后一辈一辈往上敬,再就是从亲堂叔伯一个坟头一个坟头地烧纸,放祭品。直至全部敬完为止。
     我们家有个传统习惯,就是每敬一位先人,上辈人都会给晚辈讲述:这个墓下面埋的是什么人?你叫他啥?这个老人一辈子干过什么大事?有什么值得后代学习的优点?边焼纸边唠叨,纸烧完了,话也说完了,磕三个头,再去下一个坟头……
      在父母的坟墓前就更隆重些,儿孙们、特别是长子要对地下老人说几句话,带孩儿们的,自己说完,还让孩子们轮流汇报一下自己的情况,比如:最近考了个好成绩;今年考上大学了;安排、调整了什么新工作;家里又添丁了……
     话虽不多,但是像”面对面”拉呱一样,像亲人活着的时候一见面一样亲切,以解思念之情!
    上坟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大概需要持续1一2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在坟园里聚集家人的过程,大家约定俗成、陆陆续续都來了。又是一个互相见面的机会。在村的、外面的、亲堂叔伯的、上辈晚辈的、你给我的父母燒纸上供、我给你的父母磕头作揖、说说话、认认亲,家族的凝聚力油然而生!
    但是,那时人们生活比较寒酸,大家见面,最多抽根”洋旱烟",很少聚歺!因为,那时的宾馆饭店就不是庄户人去的地方,想也不想一一沒那习惯!
     最多不过是有外地喜罕人回来了,邀请你在长辈或长子家的热坑头上吃一顿家乡的“土饭”。
    难怪有人说,清明祭祖,彰显的是一种血脉的传承和责任。
     也有人说,清明是责任、是感恩,是哀思、是心静,是思接千载、神游万仞,是传承、是教育。清明,更像一种精神。 认知了清明,就懂得了人生!
      马上清明节就到了。我年过七旬人老了,但是小时候上坟的情景历历在目:想的是领着我上坟的长辈们的背影;想的是他们说过的话语嘱托;想的是他们的茔土堆上的小草;想的是那条通往坟茔的阡陌小路……
2021.4.1写在清明节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