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山阴,地处山西省雁门关外,过去属于雁北地区,现在归属于朔州市,历史上是一个多民族文化融合地区。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山阴的地域特征赋予其独特的年俗文化。作为地地道道的山阴人,虽然现在成家立业于异乡,但记忆里家乡的年,从来都是年味浓浓,让人心头火热。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佳节,在昔日的雁北一带被称为“过大年”。北方人年文化氛围一直比较浓郁,山阴更甚! 在某种意义上说,这里的春节从小雪(二十四节气之一)就开始了。当地有句俗语:“小雪卧羊、大雪杀猪”。以前没有冰箱,只有过了小雪,天寒地冻,牛羊肉才能保存住。因此,在农村小雪这天便成了杀羊的日子。人们把羊下水切碎煮熟,与煮肉汤一起熬成“羊杂割”(雁北人对羊汤的叫法),把要留到过年的羊肉,放在提前准备好的大铁盆或铁锅里,倒扣于南墙背阴处。如若赶上下雪,就更好了。打扫些积雪,堆起来,将大铁盆包得严严实实,这俨然就是一台天然冰箱。 一进腊月,人们便忙碌了起来,虽朔风凛冽、天寒地冻,却挡不住人们对农历新年的热情和向往。“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到了腊八,意味着过年正式拉开了序幕。在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熬腊八粥。朔州大同一带的腊八粥与别地的做法不同,先将以红豆为主的各类豆子煮熟(舀出一部分煮豆的水则用于煮小米饭),待锅内水渐少,再将煮熟的红豆、去核后的红枣、糖、小米、高粱等一同放入继续焖煮,直至水份全无。这样熬出的腊八粥红红的,稠稠的,混合着五谷的清香。腊八粥最初是祭神用的,后来逐渐演变为雁北人一年春耕秋收的劳作成果展示和享受。在雁北一带有“明冬暖年黑腊八”之说,“黑腊八”指吃腊八粥时,不能等天亮,一定要趁黑吃,否则就会得红眼病。 腊八当天,还会泡“腊八蒜”。将蒜瓣泡在醋里封起来,专为过年吃饺子用。等三十儿晚上打开,蒜泡得碧绿,醋也有了蒜的香气和辣味,蘸饺子吃甚是味美,年夜饭在更岁交子时吃饺子少不了腊八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