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Board logo

标题: 插队40周年摄影展·二号图区左 [打印本页]

作者: sgh    时间: 2013-6-24 16:11     标题: 插队40周年摄影展·二号图区左

发表于: 2011-02-24    来自: Unknown

[attach]402[/attach]

1970年冬。康庄知青回北京探亲时合影。无论人生多么曲折,天安门永远是我们理想的象征


作者: sgh    时间: 2013-6-24 16:12

发表于: 2011-02-24    来自: 四川省

[attach]403[/attach]

1971年。知青黄梅(左)和王玉中(右)在合盛堡村头合影。村后不远是黄花梁,翻过去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金沙滩古战场


作者: sgh    时间: 2013-6-24 16:12

发表于: 2011-02-24    来自: 四川省

[attach]404[/attach]

1971年。时任康庄大队革委会副主任的知青赵杰兵(左)和大队干部丰深义合影。他当队长的九队打了五万多斤粮,超过上年近两万斤,摘掉了吃“国家供应”的帽子


作者: sgh    时间: 2013-6-24 16:13

发表于: 2011-03-08    来自: Unknown
[attach]405[/attach]

1971年。赵杰兵(左)与回村蹲点的合盛堡公社副书记马锡东(中)、康庄四队队长武文银(右)在康庄大队部院内


作者: sgh    时间: 2013-6-24 16:13

发表于: 2011-03-11    来自: Unknown

[attach]406[/attach]

1971年,康庄村民周玉竞。他当时将村里知青姓名编成了顺口溜:“刘铮刘燕杜长庚,大高个子赵杰兵,曹小慧、安红胜,戴眼镜的姜斯栋……”


作者: sgh    时间: 2013-6-24 16:14

发表于: 2011-03-15    来自: Unknown

[attach]407[/attach]

1971年。“谁说鸡毛不能上天!”康庄知青凭着上学时学到的一条化学公式,在公社书记马福支持下建起一座化肥厂。后来该厂一度成为县营的盐化厂


作者: sgh    时间: 2013-6-24 16:15

发表于: 2011-03-16    来自: Unknown

[attach]408[/attach]

1977年。最后的知青。随着王利君在知青院里这最后的留影,康庄知青插队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作者: sgh    时间: 2013-6-24 16:19

发表于: 2011-04-03    来自: Unknown

[attach]409[/attach]

2004年4月1日,山阴城。公社礼堂,曾经在这里召开过全公社知青学毛著经验交流会


作者: sgh    时间: 2013-6-24 16:19

发表于: 2011-04-20    来自: Unknown

[attach]410[/attach]

2004年4月1日,山阴城。公社小饭铺当年是北京知青吃二面馍炒鸡蛋改善生活的地方


作者: sgh    时间: 2013-6-24 16:19

发表于: 2011-05-28    来自: Unknown

[attach]411[/attach]

1970年,洪济屯。煤油灯、小闹钟伴我们渡过插队生活,“农业学大寨”的奖状证明我们无悔青春


作者: sgh    时间: 2013-7-29 20:42

[attach]449[/attach]

1970年,洪济屯。插队锻炼与文化学习两不误。(自拍)


作者: sgh    时间: 2013-7-29 20:43

[attach]450[/attach]

2004年3月31日驻足桑干河畔


作者: sgh    时间: 2013-7-29 20:44

[attach]451[/attach]

1970年,洪济屯。锄禾日当午。与谷子相似的作物还有粘谷子、糜子、黍子,过去五谷不分的我们不但学会了农活,而且都成了壮劳力


作者: sgh    时间: 2013-7-29 20:46

[attach]452[/attach]

1970年,洪济屯。汗滴禾下土。三伏天锄第三遍玉茭相当艰苦,闷热难耐,玉米叶子上有刺,划得胳膊很疼,但我们经受住了考验。(自拍)


作者: sgh    时间: 2013-7-29 20:47

[attach]453[/attach]

1970年,洪济屯。锄地


作者: sgh    时间: 2013-7-29 20:48

[attach]454[/attach]

1970年,洪济屯。当年马车是重要的生产工具,随着生产力发展,马车已经被拖拉机取代


作者: sgh    时间: 2013-7-29 20:51

[attach]455[/attach]

、1970年,卢岭渡口。自己扛自行车过河,能省四毛钱


作者: sgh    时间: 2013-7-29 20:54

[attach]456[/attach]

2004年4月1日岁月流逝桑干依然


作者: sgh    时间: 2013-7-29 20:56

[attach]457[/attach]

1970年,洪济屯。刘景竹(左)和袁贺均下狼羊棋


作者: sgh    时间: 2013-7-29 20:57

[attach]458[/attach]

2004年4月1日桑干河滩继续没有下完的棋


作者: sgh    时间: 2013-7-29 21:00

[attach]459[/attach]

1970年,洪济屯。知青自己起伙轮流做饭,谁做饭谁担水,担一担水往返二里地


作者: sgh    时间: 2013-7-29 21:01

[attach]460[/attach]

2004年4月1日洪济屯找找当年打茬子的感觉


作者: sgh    时间: 2013-7-29 21:02

[attach]461[/attach]

2004年4月1日,洪济屯知青刘春华(左三)等回村,在四女(左二)家一起包油糕。当年刚插队时老乡说吃糕要“蘸”着吃,我们马上从炕上下来站在地下吃。至今说起这段笑话还很开心


作者: sgh    时间: 2013-7-29 21:03

[attach]462[/attach]

2004年4月1日桑干河滩就象当年热炕头






欢迎光临 桑干河畔 (http://sgh.joinbbs.net/) Powered by Discuz! 7.2